产业学院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

发布者:  时间:2024-07-05  浏览:

1.人才培养

以合成生物技术专业为首,制药工程技术、药品质量管理、药物制剂为支持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医药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悉法律法规和标准,面向生物医药制造行业的检验试验、制造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构建深度校企合作,贯穿“政产学研转创”六位一体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多元办学体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业本科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学科-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如图1)。

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以浙江省药监局、宁波市政府经济发展中心等为指导,以浙江省特色原料药及制剂提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核心,以其他省级、市级、校级生物医药类科研、产品研发、技术转化、临床试验与注册咨询、创业孵化、医药产业经济研究、科学监管研究等机构为配套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十余个。

近年来,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3项、市级4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宁波市2025重大创新项目1项;纵向总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95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26项。校企合作重大横向课题(10万元以上)24项,经费总额700余万元;与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浙药-酶赛绿色制药联合研究院”,每年不少于100万元;为大红鹰药业、海力生药业提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有1项获得国家局生产批件,到账经费200余万元;合成生物技术专业连续3年为浙江省疫苗企业派驻场检查员;等。

FB60

产业学院产学研服务平台架构图

3.发展规模

2022年新增实践场所2220平方,包括制药工程实验实训室、数字化设计实训室、制药过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实训室、基因工程技术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等,共计投资近1000万元。在“信息技术+”理念指导下,学院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制药工程及化妆品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学院现与60余家企业建立企业实习基地,每年定期为企业输送实习生。

4.建设成效

教学教育改革方面:2022年以来引进专业人才17人,其中来自生物医药企业技术专家型人才(高级工程师)3人,省千人计划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企业经历人员8人。5位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挂职、开展访问工程师项目;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5人;特聘产业教授1人,师资队伍的质和量有较显著提升。2名专任教师赴疫苗企业担任疫苗监察员;保障企业在监管系统的管理下合法、合规生产。

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优化课程标准。利用2023、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际,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优化课程标准45个。校企合作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能力要求。共建资源,合作发展。产业学院在教材开发过程中,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共开发教材9本、数字化教学资源6项、试题库建设6项。

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方面: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专科)学生中通过双向选择招收学生组建“东方生物IVD产业创新班”,采用“2+1”订单式培养,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和《免疫诊断技术》等7门专业核心课,由学校优秀教师和企业高管共同授课。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编写实训教材并指导实训。2022-2023学年30名创新班学员以准员工身份到产业学院副理事长单位——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实践基地学习一年,进一步巩固创新班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潜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2022年起招收合成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制药工程技术专业(专升本)本科生,通过双向选择,遴选学生到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12人、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疫苗行业)12人、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物药行业)23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疫苗行业)23人等规模企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和岗位实习,由企业设立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做到一人一题,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岗位实习。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产教融合与社会合作处   版权所有